美元走弱,联准会难辞其咎!但为何依然没有法币能取而代之?

近期美元指数(DXY)走弱,引发市场再度热议「美元霸权终结论」。然而,根据 Mises Institute 与多位经济观察家的分析,这些「美元已死」的说法被严重夸大,因为一个关键问题始终没有答案:美元的替代方案是什么?

美元疲软,联准会政策是推手之一

美元指数走势:8 月 26 日暂报 98.44,虽低于拜登执政期间平均 100.0,但仍高于欧巴马时期的 93.15。

原因分析:

联准会维持高利率,导致国际投资者购买美债的避险成本上升。

欧洲利率下降,使得尽管欧洲经济疲弱,欧元资产反而更具吸引力。

联准会借由维持高利率,刻意压低美元以应对通膨风险。

为何没有其他法币能取代美元?

1. 欧元:债务压力与政策分裂

2025 年巨额军事与公共支出计划,将使德国债务达 GDP 的 350%,西班牙达 500%。

缺乏统一财政政策,且数位欧元计划可能加强央行监控。

2. 人民币:资本管制与法律风险

全球交易占比仅 4.5%。

严格的资本管制、汇率操纵与国家干预,让投资者信心受限。

中国政府无意消除这些障碍,因此也无意成为全球储备货币。

3. 其他新兴市场货币(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

面临类似资本管制与制度透明度不足的问题。

黄金与比特币:价值储存可行,取代美元不可行

黄金:有形性与历史信任度高,但流动性不足,无法支撑全球贸易与结算。

比特币:固定供应、去中心化,适合作为对冲工具,但波动性与供应量限制,使其难以承担全球储备货币职能。

美元霸权的三大护城河

1. 深度与流动性

美国拥有全球最大、最透明的资本市场,美债仍是各国央行的首选储备资产。

全球近 90% 的外汇交易涉及美元。

2. 法律与制度信任

透明的法律体系、强大的产权保护与独立机构,增强了美元的全球信誉。

3. 全球贸易与网路效应

全球出口结算中 54% 使用美元,远高于欧元(30%)与人民币(4%)。

大宗商品市场高度美元化,SWIFT 支付中美元占比超过 48%。

真正的威胁来自美国自身

美元地位的最大风险并非来自外部竞争,而是美国内部的财政赤字、贸易赤字与政治失序。

然而,除非出现能同时匹敌美元在深度、信任、流动性与法律稳健性上的货币,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地位仍将稳固。

结语

美元近期走弱,联准会政策确实是推手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元霸权的终结。事实上,美元最大的优势在于——没有其他法币能取而代之。

在法定货币的世界里,胜负不在于谁最强,而在于谁最不弱。只要其他货币的财政、法律与市场结构问题依旧存在,美元的主导地位就将持续。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