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世界的悖论:空气项目为何能获高估值

加密货币领域的"空气"项目为何能获得高估值?

在加密货币世界中,一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那些只有一个漂亮网站的项目往往能筹集到数百万美元的资金。这并非单纯的运气或骗局,而是博弈论在背后发挥作用。

这种现象让人联想到美剧《硅谷》中的一幕:没有营收的公司反而比盈利公司估值更高。投资者的解释是:有营收会让人追问具体数字,而无营收则让人可以无限遐想。

加密货币行业将这一逻辑发挥到了极致:项目越虚无缥缈,筹资能力反而越强。这并非漏洞,而是该行业最具盈利性的特征之一。

"空气"项目为何估值高?

现实的限制

拥有实际产品的项目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现实。现实意味着:

  • 通常令人失望的实际用户数
  • 总是令人沮丧的技术局限
  • 无法造假的可衡量指标

相比之下,仅有白皮书的项目潜力仅受限于想象力。这导致了一个悖论:踏实做事的项目反而遭到市场惩罚。

信息不对称的博弈

在加密货币融资过程中,主要参与者包括:

  • 了解全局的项目创始人
  • 部分知情的风险投资人
  • 几乎一无所知的普通投资者

对于没有实际产品的创始人来说,最佳策略显而易见:

  • 保持模糊但令人兴奋的描述
  • 强调潜力而非现实
  • 全力营造害怕错过的氛围

描述越模糊,越难被证伪。功能越少,暴露的缺陷也就越少。

为何没人要求更好的结果

这种情况类似于博弈论中著名的"囚徒困境",揭示了人们为何会做出损人不利己的选择。

在加密货币投资中,如果每个人都要求看到可行的产品再投资,市场将更加健康。但任何等待的人都可能错失早期的丰厚回报。最早入场的投资者通常获利最多,即便项目最终失败。

因此,每个投资者看似明智的行为(仅凭承诺就早早入场),却导致了对所有人不利的结果(重视噱头而非实质)。

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一个仅有一篇网络文章的项目可以宣称将彻底变革一切,创造万亿美元价值。而一个有实际代码的项目则必须面对:

  • 实际用户数量
  • 技术的实际能力和局限
  • 在竞争中落后的原因

这就产生了所谓的"空话溢价"——因完全不受现实约束而获得的估值溢价。

"空气"项目为何估值高?

集体炒作

当难以辨别项目质量时,人们会寻找共同的信号:

  • 有影响力的人在谈论什么
  • 哪些项目被交易所上市
  • 代币价格上涨速度

没有产品的项目可以将所有资源用于制造这些信号,而不是进行实际开发。在加密货币领域,营销往往比开发更重要。

现实案例

加密货币领域埋葬了数十亿美元的白皮书,印证了上述理论:

  • 某项目:在未推出主网的情况下就获得了数十亿估值,证明在加密领域,产品越虚无,人们越能将梦想投射其上。
  • 某区块链项目:为一个宣称"每秒处理16万笔交易"的项目募资3.5亿美元,结果上线时每秒仅能处理4笔交易。技术宣称所需的证据越少,获得的资金就越多。
  • 某生物识别项目:提供生物识别数据换取代币的想法,竟然让风险投资人投入了数十亿美元。

这些案例都遵循一个模式:承诺越抽象或技术上越复杂,筹得的资金就越多,最终失败的代价也就越大。

为何这种情况难以改变

从逻辑上讲,投资者应该要求看到可行的产品。但博弈论解释了为何这不会发生:

  • 害怕错过的心理是真实存在的
  • 大多数投资者缺乏评估技术项目的能力
  • 基金经理更关注短期回报而非长期成功
  • 激励机制出现了问题

这就是为何没有产品的项目将持续比那些真正打造实用产品的项目筹到更多资金。

游戏规则没有问题,只是有些人玩得太精明了。

"空气"项目为何估值高?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ParallelChainMaxivip
· 08-10 06:41
韭菜才讲现实 大佬都靠做梦
回复0
瞎猫碰到死老鼠vip
· 08-09 14:49
哈哈 空气论 好了我这就去开个 ai 工具网站融个百万
回复0
资深毛衣爱好者vip
· 08-09 14:49
真不戳 空气能不能空出个首富来?
回复0
SigmaValidatorvip
· 08-09 14:49
典呀 有梦才能蹭热度
回复0
RektButStillHerevip
· 08-09 14:39
又不是有bug才暴雷
回复0
ZkSnarkervip
· 08-09 14:28
实际上,当你考虑这一点时,确实相当聪明……产品越少 = 想象力越多 = 估值越高
查看原文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