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金融自 2020 年以來取得了巨大的技術增長,但其用戶體驗仍然不夠直觀。大多數用戶,即使是熟悉 Web3 的用戶,仍然通過構建手動交易與 DeFi 互動,就像必須完全按照編寫的步驟指令那樣執行。如果任何條件發生變化,交易就會失敗。這種剛性限制了可訪問性和效率,尤其是在多鏈世界中,流動性是分散的,橋接引入了復雜性。
意圖型 DeFi 挑戰這一模式,轉變範式。用戶不是告訴區塊鏈如何執行交易,而是簡單地聲明他們想要的結果——“一個意圖”。然後這個意圖被第三方接收,他們競爭使用最有效的工具和路徑來實現它。因此,用戶不再需要決定如何執行交易。重點從”如何做”轉移到”想做什麼”。
意圖是目的的高層次聲明。例如,”我想用 1 ETH 換取盡可能多的 USDC”就是一個意圖。它沒有指定使用哪個鏈,在哪個 DEX 交易,或如何處理滑點。它只是表達了一個目標。找出最佳路徑的責任交給了求解者,他們是自動化代理或協議,能夠評估多種路徑並以最有效的方式實現意圖。
這引入了意圖型系統和傳統交易型系統之間的關鍵結構差異。交易是原子性的、明確的且手動構建的。意圖是靈活的、抽象的和結果導向的。用戶不必依賴手動串聯跨鏈智能合約交互,意圖允許這些決策由第三方以編程方式處理。
實踐中,意圖通常在鏈下提交或在專用意圖層內提交。這些消息描述了用戶的目標和任何限制條件,如截止日期或最大滑點。一旦廣播,求解者會監聽可用的意圖並嘗試競爭性地實現它們。這爲錢包、聚合器和跨鏈基礎設施開闢了新的設計可能性。
當前的 DeFi 堆棧嚴重依賴於同步執行。如果用戶想要交換代幣,他們必須啓動交易,選擇執行路徑,並一次性完成所有交互。這幾乎沒有優化空間。如果交易過程中燃料費突增或流動性枯竭,交易可能會失敗或以較差的價格執行。
此外,跨鏈 DeFi 要求用戶手動與橋進行交互,通常需要復雜的多步驟流程。管理鏈、錢包和交易的心智負擔是巨大的。對於新手來說,這種復雜性是入門的主要障礙。即使是經驗豐富的用戶也經常因交易失敗、意外的燃料成本和協議特定的特性而感到沮喪。
意圖型系統旨在通過從用戶身上移除負擔來解決這個問題。當用戶表達一個意圖時,他們是在陳述期望的結果,並將實現的邏輯交給優化、競爭性的求解者。這些求解者可以評估實時流動性條件,比較執行路徑,並在多個協議和鏈上異步或原子性地實現意圖。
爲了更好地理解這種方法,考慮一個簡單的交換。用戶想要用 1 ETH 換取 USDC。在交易型模型中,他們必須選擇 DEX(例如 Uniswap),選擇路徑(ETH→USDC),批準代幣支出,並提交交易——希望在確認之前沒有任何變化。
在意圖型模型中,用戶只需說:”我想以最佳可用匯率將 1 ETH 兌換成 USDC。”就這樣。意圖被廣播。求解者可以:
這個過程消除了在多個平台上手動路由、橋接或批準的需要。它更快、更安全,也更加用戶友好。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人們實際思考的方式:以目標爲導向,而不是執行步驟。
意圖最直接的優勢是改善了用戶體驗。用戶不需要了解幕後發生的事情。他們只是陳述目標並接收結果。這種簡化爲更廣泛的受衆打開了 DeFi 的大門,包括那些覺得當前系統令人生畏或不透明的人。
意圖還創造了更高效的市場。由於求解者競爭實現意圖,執行質量往往會提高。最佳價格、路由或路徑獲勝。這種競爭層引入了當今僵化系統中缺失的優化動態。意圖還允許批處理和捆綁。諸如交換、質押和再平衡等多個操作可以包裝成單一表達並一起執行。
另一個關鍵優勢是可組合性。意圖可以與多個鏈上的多個協議進行交互,而用戶無需了解它們之間的技術邊界。這爲更像智能助手而非靜態工具的可編程金融創造了基礎。
最後,意圖有助於減少 MEV 暴露。由於意圖實現可以通過私有協商或密封競標拍賣進行,前置交易的風險被最小化。求解者可以在鏈下構建執行策略,並且只有在一切都鎖定後才提交交易,不給 MEV 機器人留下可利用的痕跡。
幾個項目已經在實現意圖型架構。CowSwap 使用批量拍賣,允許求解者實現交易,同時最小化滑點和 MEV。Uniswap X 更進一步,啓用了鏈下 RFQ 實現,允許任何人提交代幣交換的意圖,並從全球求解者網路獲得優化執行。
Anoma 正在從頭開始構建一個以意圖爲中心的協議。在他們的模型中,每一次價值轉移都始於一個意圖。求解者基於共享狀態執行多方匹配和結算。另一方面,Anvil 專注於爲跨多鏈的可組合意圖創建共享結算層。像 Flashbots SUAVE 這樣的項目正在探索基於拍賣的實現方式,其中意圖束可以以隱私和公平性保證進行競爭性執行。
這些系統的共同點是它們從與智能合約的直接交互轉向了結果市場。意圖不是一個小升級,它們是 DeFi 如何運作的新思維模式。
對於終端用戶,這種轉變意味着更簡單的界面和更少的摩擦。錢包可以從交易籤名者演變爲意圖廣播者。前端不再需要公開路由細節、燃料估算或手動橋接。用戶獲得更順暢的體驗,開發者獲得圍繞目標而非協議約束設計的自由。
對於建設者來說,意圖引入了新的挑戰和機遇。求解者必須可靠、高效且經濟合理。協議需要支持靈活的執行路徑和狀態協調。但那些提前適應的人將受益於更可組合、可擴展和以用戶爲中心的金融堆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