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比特幣即將破10萬!彼得希夫:我後悔沒早進場,但仍會繼續批評
批評者的反思:錯過比特幣的黃金時期
一直以來,經濟學家兼黃金支持者彼得・希夫(Peter Schiff)以強烈批評比特幣和整個加密貨幣產業聞名。他多次表示,比特幣沒有內在價值,其價格高度投機。然而,隨著比特幣價格即將突破 10 萬美元大關,回顧希夫在多個訪談的言論,不難看出,他其實多次表示後悔當初沒有投資比特幣。
早在一段 11 年前的訪談中,彼得・希夫公開批評比特幣,認為它不是價值儲存手段,沒有內在價值。當時比特幣的價格僅為 300 美元,如今已飆升超過 20,000%,達到令人咋舌的高度。但是在今年 3 月接受 Impact Theory 的訪問時,當被問及如果能回到十年前,是否會購買比特幣時,希夫坦言他會這麼做。
他表示,後悔當初沒有投資比特幣,但解釋說,如果他當時購買,也是因為相信其它人會「愚蠢地」買入,而非他自己相信比特幣的價值。他還強調,即使他當初買了比特幣,現在仍會對其持批評態度。
黃金與比特幣的較量:希夫曾堅持黃金至上
兩個月前,與 Bankless 的 Podcast 節目中,彼得・希夫也一直強調黃金優於比特幣。他指出,比特幣因現貨比特幣 ETF 的興起而正在失去其原本的目的。這位經濟學家強調,比特幣的賣點在於自我保管和無仲介機構,但目前所有需求都來自投資基金。他將比特幣稱為「虛無」,與具有實體特性的黃金相比,後者是有實際用途的有形商品。
希夫還強調,比特幣的劣勢在於,只要賣壓超過買壓,它隨時可能崩盤。在 PBD 的 Podcast 節目中,當被問及在 100 萬美元的黃金、100 萬美元的比特幣和 100 萬美元的稀有棒球收藏卡之間如何選擇時,希夫首先選擇了黃金,接著甚至將收藏卡排在比特幣之前。他補充說,比特幣沒有內在價值。
錯失良機的遺憾與未來的展望
在與 Natalie Brunell 的另一場訪談中,當被問及他年輕時希望知道什麼時,希夫的第一反應是後悔錯過在比特幣交易價格約 1 美元時購買的機會。他坦承,錯過了投資比特幣的黃金時期,尤其是目前比特幣價格即將突破 10 萬美元的情況下,這種遺憾更加深刻。
然而,儘管他後悔沒有在早期投資比特幣,希夫仍堅持他對比特幣的批評立場。他認為,微策略(MicroStrategy)等公司在比特幣最終崩盤時,可能面臨破產的風險。他解釋說,ETF 投資人正在追逐比特幣的炒作,一旦熱潮退去,他們將從比特幣 ETF 中撤資,導致市場的巨大崩潰。
圖源:CryptoPolitan 彼得・希夫認為一旦熱潮退去,投資人將從比特幣 ETF 中撤資,導致市場的巨大崩潰
投資人的抉擇:黃金、比特幣或其它資產?
彼得・希夫的觀點為投資人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視角。他的經驗和後悔之情提醒人們,投資決策需要慎重考慮。他對黃金的堅持反映出他對有形資產的信任,認為其具有實際用途和內在價值。而他對比特幣的質疑,則提醒投資人需警惕市場的波動性和投機風險。
隨著比特幣價格的飆升,許多早期的懷疑者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然而,像彼得・希夫這樣的批評者,仍堅定地認為比特幣存在內在的風險。對於投資人而言,是選擇相信比特幣的潛力,還是堅持傳統的投資標的,如黃金,可能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熱門話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比特幣即將破10萬!彼得希夫:我後悔沒早進場,但仍會繼續批評』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加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