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BitVM技術突破推動比特幣生態新機遇 2025年BTC發展前景展望
近期,比特幣價格在9-10萬美元間波動,市場參與者正在尋找下一個熱點。對比特幣開發者和研究者而言,過去半年的沉寂並非毫無收獲,BitVM開源和信任最小化比特幣橋等領域都取得了進展,值得關注。
2月12日,基於BitVM構建的比特幣二層解決方案Bitlayer舉辦了一場Space討論,邀請多位嘉賓探討了比特幣擴容、BTCFI和未來機遇等話題。
本次討論的主要內容包括:
以下是經整理的對話內容摘要,供參考:
比特幣2025年發展預判與布局
Kevin(Bitlayer聯合創始人):從技術角度看,過去一年裏融資項目在方向和承諾上已有所落地。比如BitVM在一年後取得了較好進展。很多業務模式也跑通了,包括比特幣的各種資管需求。
Bitlayer的戰略是通過實現BitVM來確保BTCFI在去中心化環境中發生。重點是解決BTC持幣人的資管需求,包括獲取收益、風險管理、獲取流動性和其他投資需求。這些在鏈下已存在,我們想通過最新一代安全擴展技術讓它在鏈上發生。
老白(BCHDE投研合夥人):我們主要關注三個方向:
以Solv爲代表的BTCFI,可能與美股BTC ETF和TradeFi結合。
以Bitlayer爲代表的BitVM鏈上技術,看能否刺激比特幣鏈上交易。從長遠看,BTC不可能在不斷減半後維持這樣的安全預算。
Taproot Assets。最近Tether決定用Taproot Assets發行USDT,這對Taproot Assets是一個利好。
五月(Web3Caff研究員):從政策監管角度看,比特幣影響力越來越大,已從小衆投資標的上升爲國家層面儲備資產。2025年比特幣可能面臨更嚴格監管,這也意味着它將更加主流。監管的清晰性有助於消除市場不確定性,吸引更多機構參與。
市場生態方面,2025年比特幣不僅是價值存儲資產,隨着BTCFI加速,將逐漸轉型爲金融工具。去中心化平台的興起推動了流動性和高效的金融工具,使比特幣不僅用於價值存儲,尤其在借貸等領域。隨着合規化進程加快,收益型衍生品將大大豐富比特幣的金融生態。
WongSSH(開發者):我從2024年開始關注比特幣生態,當時有各種技術方案,我認爲BitVM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案。但由於一段時間沒有關注,最近我又看了BitVM,發現BitVM相比之前有了很大進步。之前我曾一度認爲BitVM是無法實現的,但到了BitVM2版本開始有了真正的實現。
我認爲比特幣生態在2025年還會有一輪發展。我個人更看重比特幣的跨鏈橋,當然還有一個方向是比特幣CDP,它們可以釋放比特幣的流動性,比如構建一個真正鏈上的微策略,可以通過比特幣作爲抵押品去接觸更多穩定幣,印穩定幣,然後用穩定幣繼續購買比特幣,實現用穩定幣給比特幣加槓杆的策略。
CH999(北大區塊鏈協會副主席):我個人持觀望態度,因爲比特幣牛市並不等同於比特幣生態的牛市,兩者目前還沒有形成強綁定狀態。
比特幣生態包括二層網路及其他應用能否最終落實,還是只是一個泡沫,這需要看鏈上數據,是否有真實應用、真實收益和真實用戶。我們希望看到比以太坊、Solana更創新或不同的應用體系,比特幣生態能否出現有代表性的應用,吸引更多用戶,這是我個人更加關注的點。
比特幣擴容:安全性與擴展性間的權衡
Kevin:讓我們先看一下觀察到的一些現象,市場對WBTC的FUD,包括MakerDAO、Coinbase的移除等事件說明市場對安全性、BTC底層包裝手段的擔憂仍然存在,市場對更安全、更可信賴的比特幣包裝解決方案還是有需求。BitVM的第一個落地就是解決這一問題。
另一個現象是,在這輪市場與比特幣相關協議裏,鏈上質押的BTC數量顯著增加,包括許多以前未曾在鏈上質押的比特幣。無論是原生的比特幣還是Yield協議中的比特幣,加起來可能接近10萬個。這些比特幣出現在鏈上是一個趨勢。
關於比特幣擴容的安全性與擴展性的關係,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圍繞比特幣,它的安全性和應用場景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例如,你可以選擇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的側鏈,或者只能進行簡單轉帳應用,如閃電網絡或Taproot Assets。這裏存在一個trade off:要麼你覺得很安全但功能有限,要麼你擁有足夠的應用場景但安全性存疑。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結合這兩個特性,或者說BitVM怎麼Combine這兩個特性,讓它既能無需信任(trustless)或最小化信任(trust-minimized),又能支持編程(programmable)。
老白:我們最開始投Merlin是一個短期擴容方案的押注,因爲Merlin類似Polygon,說白了它就單純是一個側鏈,但它是EVM,所以非常容易遷移和擴展,這是當時的短期解決方案。Taproot Assets,以及RGB和RGB++,我們認爲是更Bitcoin native的解決方案,可能需要比BitVM更長的時間去做驗證或市場PMF探索,所以我們投了UTXO Stack,也是基於RGB++,是在這個超長期比特幣解決方案上做的布局。中期布局的核心在於探索或押注在於Solv和Bitlayer。Solv主要在BTCFI領域,我們對Bitlayer還沒有100%確定得準。
五月:我想強調一下剛才Kevin總說的安全性問題。在BTC領域,最初出現了很多EVM側鏈解決方案,它們實質上是EVM鏈通過跨鏈橋去解鎖比特幣的流動性。我個人看法是,這種模式在安全性方面存在明顯問題,相較於我們之前討論的BitVM,顯得較爲脆弱。我認爲BTCFI的重要性超過了BTC L2。BTC L2需要首先解決安全性問題,只有解決了安全性問題,才能吸引更多資金,使得BTC在Web3領域佔據半壁江山的資產得以在鏈上增值,這一點至關重要。盡管一些EVM側鏈項目生態發展迅速,但它們的生命週期可能較短。從長遠來看,我們需要在安全和生態之間尋求平衡,這是我想強調的問題。
WongSSH:作爲開發者,我最初看到比特幣的一些EVM策略擴容方案時,當時在看他們的文檔時,發現這些方案在安全方面沒有非常好的解決方案,所以也沒有去參與任何比特幣EVM側鏈項目。RGB++和閃電網絡是我之前研究過的內容。當時我正在研究Taproot,因此也順帶了解了這些技術。從開發者的角度來看,這些理論非常復雜,且包含大量我不熟悉的術語,由於我當時主要做EVM智能合約開發,所以對UTXO系統並不是特別熟悉,所以我當時補了大量的課,以便更好地理解RGB++和閃電網絡。
對於BitVM,我最初接觸到的是BitVM0,發現其非常復雜,我花費了很長時間研究BitVM0的各種類型設計,最終仍未完全看懂。後來再看的時候就是BitVM2了。相比BitVM0,我至少能夠看懂很多了,也有可能是因爲我對UTXO更加了解了。所以對於BitVM2來說,我感覺它開始具有實際應用的可能性。再後來,了解到Bitlayer團隊在博客中宣布他們已經解決了BitVM2中的大部分技術問題,在我看來BitVM2就成爲一個更有趣的方向。
BitVM技術範式落地與展望
Kevin:在決定投身做Bitlayer項目之前,我們一直在幫BCHDE看項目,當時我們就想如果在比特幣上構建一個二層網路,按照我們這幾年在L2的經驗,核心是在鏈下進行的計算或狀態轉移需要在鏈上得到驗證。理論上,無論在哪一層或哪個主鏈上獲得驗證,並驅動相應的動作,比如Slash或緊急模式下的贖回這種逃生艙模式,都意味着該鏈理論上繼承了母鏈的安全性。這一模型已被廣泛理解並經過時間檢驗。
基於這樣的理念,我們尋找在比特幣上實現驗證的可能性。一開始的確沒有方案,幸運的是,在2023年10月左右,我們注意到了Robin Linus的論文,他們的白皮書提出了一種在比特幣上實現欺詐證明或者OP的方式,本質上是一種驗證手段。
我們認爲其最大的價值在於幾個方面:首先,它無需分叉,這是最重要的特點。如果需要分叉,那麼實現這一目標將遙遙無期,大量基於這些操作碼的協議很難落地。一開始我可能會比較樂觀,按照歷史經驗比特幣分叉升級的時間也快到了,但一年過去了,我自己也做了Research發表在社區裏,發現事情並不樂觀。於是我們最初的判斷------無分叉特性的重要性------是正確的。OP模型或在比特幣上實現欺詐證明的模型非常清晰,易於理解。由於大家已經受過多年的教育,不需要重新理解什麼是rollup、OP、Validity Proof等概念,這對於開發者和用戶教育來說也相對容易。這是我們選擇這個方向的一個重要原因。
接下來,我們考慮它能帶來哪些變化。由於它是一種在比特幣上無分叉實現驗證的手段,理論上鏈下進行的任何計算都可以得到驗證。第一個是我們討論的橋,無論是如今還是出金,尤其是出金時需要驗證是否有資格或者能力在一層上重新獲得資金。用戶的資金在進入時已經被存放在某個地址裏,那麼這個地址爲什麼有權限在用戶出金時將資金給到用戶,以及還剩餘多少資金?合法性也是需要驗證的。剛才提到的BitVM就是要在這個場景中落地。
老白:我不是做純技術的,對BitVM的了解不如Kevin深入。從投資人角度看,BitVM有點像以太坊最初提出ZK rollup的感覺,它要實現一個完全的trustless,這本質上和以太坊的ZK rollup類似,因爲OP算是一個臨時方案,而ZK之後,大家就完全可以驗證,就變成fully trustless。當有了fully trustless的環境之後,你到底想在上面做什麼?或者說今天有些東西因爲trust原因我們無法做,或者無法大規模做,從這個大方向去理解這件事就可以。
剛才我也說過,BitVM算是比特幣鏈上的第三次嘗試,大概率可能是最後一次嘗試,繼大區塊失敗、鏈上發資產也失敗的前提是,現在的第三次嘗試大概率是最後一次對鏈上transaction的刺激嘗試。我在想,如果BitVM也失敗了,我們還有什麼手段?不管是技術上還是其他思路和方向,我暫時個人想不出來。
五月:BitVM的一個落地場景就是去信任的跨鏈橋。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因爲現在DeFi做主導地位的還是ETH。如果有BitVM橋,我們是不是可以把比特幣的流動性可能成爲一個新的DeFi發展路徑的核心,讓比特幣能夠成爲DeFi的主導地位,減少人們對WBTC等中心化衍生品的依賴。這是我認爲BitVM比較實際的落地場景,未來能激活BTCFI。
Bitlayer BitVM橋方案的差異化
Kevin:簡單來講,我們是將BitVM